按农历节气区分,从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至立春前一日为“冬三月”。
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。早卧晚起,必待目光。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。奉生者少。”
寒冬乃闭藏之季,冰天雪地,万物收藏。值此节令,人当顺应着闭藏之气,以迎冬季阳光,防避寒冷。摩擦肌肤腠理,活动躯体、肢节,呼吸吐纳,以御凛冽阴寒。肾属水,于季节为冬,在形体为骨。善养生者,宜按摩肌肤腠理,以养形体,以护阳表卫气。冬主肾骨,而冬令闭藏,宜于肾气密固,所以,冬勿伤筋骨,活动躯体肢节,以益于内脏,以养阴理营血。因此,隆冬数九,善养肾阴,不伤于冰冻,顺养肾气,以迎阳生,阳气闭藏,阳潜于阴,故宜藏精不漏,不宜泄丹。冬季三个月宜闭藏阳精,断绝房欲之事。
寒是冬三月的主气,为阴邪,易伤阳气而出现寒证。如寒邪外来,卫阳受损,就会出现恶寒;若寒邪入里,直伤脾胃或伤脾肾之阳,便会出现肢冷、身寒、下利清谷、小便清长、呕吐清水、痰涎稀薄等症。寒邪凝滞,主痛。寒邪的凝滞之性与天寒地冻,水液凝结成冰有同样的道理,也就是说,寒邪可以使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,运行不畅,阻滞不通,即所谓“不通则痛”。所以说寒邪是形成各种痛证的原因之一。寒性收引,“收引”即收缩牵引的意思。寒邪侵入人体,易使气机收敛牵引作痛。寒邪入侵筋肉经络,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。
冬月寒冷闭藏,宜祛寒生热,补肺养肾,肾得其养,以生肝木,则冬藏春发应乎四时,此乃app之本。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,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。因此,合理地调整饮食,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,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,尤其使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的人安全、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。
10bet十博官网“冬季养生”单方:鸡药、阿胶颗粒。
10bet十博官网推荐“冬季养生”食疗:
1、木耳炒肉片
配方:黑木耳干品3钱;猪瘦肉1两2钱
制法:干木耳用温水泡发后,洗净去蒂,撕成小朵;瘦肉洗净切成片备用;锅中放菜籽油加热,加肉片炒少时再加入木耳同炒,加清汤、精盐焖少时即可。
功效:补益脾胃、调理中气。
2、当归生姜羊肉汤
配方:当归2钱;生姜6钱;羊肉5两
制法:将羊肉洗净,切为碎块,加入当归、生姜、黄酒及其他调料,炖煮一个时辰,调入适量盐,食肉喝汤。